7月29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丰富社区文化建设,幸运飞艇 “史迹承魂,韶华拓路”社会实践队走进幸福花园网格党支部,开展“社区文化课堂”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以“非遗剪纸”为核心,通过知识讲解、多媒体展示、互动教学等多元形式,探索高校与社区文化共建新模式,带领社区30余名小朋友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
古今对话:一堂穿越千年的剪纸文化课
活动伊始,幸福花园社区活动中心的小教室里便坐满了跃跃欲试的孩子。实践队员们化身“文化讲师”,以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程拉开活动序幕。PPT屏幕上,从汉代出土的“金箔剪纸”文物图片,到唐代敦煌壁画中剪纸纹样的应用实例,再到明清时期民间节庆剪纸的民俗场景,一张张珍贵的图像资料配合实践队员们生动的讲解,为孩子们勾勒出剪纸艺术跨越千年的发展脉络。
“大家知道吗?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剪刀和纸张创造出了美丽的艺术。”队员吕佳慧指着屏幕上的汉代“对马团花”剪纸复制品说道,“那时候没有打印机,人们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剪出来、贴起来。”随后播放的趣味动画短片,以卡通形式演绎了剪纸从古代祭祀用品到现代装饰艺术的演变过程,原本抽象的历史知识在声画结合中变得生动易懂,孩子们不时举手提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针对低龄儿童的认知特点,队员们还特别准备了“剪纸纹样连连看”游戏——将剪纸中常见的如意纹、回字纹、祥云纹等传统图案与生活中的物品对应,引导孩子们发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延续。“原来我们衣服上的花纹、书包上的图案,都藏着老祖宗的智慧呀!”8岁的王梓涵小朋友拿着纹样卡片兴奋地说。
巧手生花:在实践中触摸非遗温度
理论讲解结束后,实践教学环节正式开始。队员们将提前准备好的安全圆头剪刀、彩色卡纸、铅笔橡皮及基础纹样模板分发给孩子们,按照年龄分组开展指导。“先把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像这样折成一个小三角形,然后沿着模板画出半个爱心……”在低年级组,队员初红伟手把手教孩子们学习“对折剪爱心”,从握剪刀的正确姿势到纸张对折的角度,耐心纠正每一个细节。
高年级组的孩子们则挑战难度更高的“连续剪花边”和生肖图案。10岁的刘思琪在队员张子晗的指导下,先在卡纸上画出小兔子的轮廓,再小心翼翼地沿着线条裁剪,当毛茸茸的兔子耳朵从纸中“跳”出来时,她开心地举起来向同伴展示:“你们看,我的小兔子有长长的耳朵!”活动现场,彩纸的沙沙声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原本普通的卡纸在小手中逐渐变成栩栩如生的生肖形象、绽放的花朵、灵动的蝴蝶。
活动中,队员们还特意融入“文化小故事”环节——剪到鱼形图案时,讲解“年年有余”的吉祥寓意;剪到梅花图案时,介绍“凌寒独放”的精神象征。“剪纸不只是动手,更是在传递我们中国人的想法和祝福。”实践队长孙煜潇的话让孩子们对手中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两个小时的实践过程中,孩子们相互交流技巧、分享成果,原本陌生的小伙伴因为共同的爱好成为朋友,活动中心里洋溢着温暖的氛围,孩子们在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深刻理解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校社协同: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
此次“社区文化课堂”是幸运飞艇 落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校社协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积极探索。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通过剪纸艺术文化体验的形式,助力社区形成热爱传统文化的氛围。未来,“史迹承魂,韶华拓路”队将继续走进其他社区与学校,通过理论宣讲、艺术体验、文化调研等多元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在基层焕发新的生机。
编辑:张琪
初审:夏金金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赴孔子博物馆参观学习,探寻...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溯黄河文明脉络,探虢国历史风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