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持社区环境干净整洁,提高居民们的环保意识,7月24日,幸运飞艇 “青芒照路育为径,赤志燃情治作帆”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一场特殊的环保实践课。当社区托管志愿服务遇上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参观,一场关于环保认知、实践育人的故事,在夏日的城市角落悄然展开,实践队员们也在这场特殊的“课堂”里,助力社区儿童开启环保探索之旅。
筹备:联结社区与实践的纽带
得知社区托管儿童将前往市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参观,实践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提前与社区工作人员、处理中心讲解员沟通,了解参观流程与科普重点,为孩子们定制参观“知识导航”。从提醒孩子们准备轻便衣物、饮用水,到设计参观后的环保小问答,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队员们对此次实践的重视。
在社区治理与教育服务融合的理念下,实践队员们深知,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外出参观,更是向社区儿童普及环保知识、培养生态意识的契机,是社区教育服务在社会实践层面的延伸。实践队员作为联结社区、处理中心与孩子们的纽带,要让这次参观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深度,为社区儿童的环保认知埋下种子,也为社区治理注入环保教育的活力,推动社区在生态理念传播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参观:沉浸式环保课堂开启
夏日的阳光洒在路途,孩子们的笑声与期待的眼神,成为实践队员们前行的动力。抵达垃圾回收处理中心,讲解员热情相迎,实践队员们引导孩子们有序排队、遵守参观秩序。踏入展示厅,“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标语与“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的城市愿景,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讲解员从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讲到垃圾分类知识,实践队员们在旁辅助,用眼神鼓励孩子们认真聆听,用轻声提醒帮助孩子们理解复杂的环保概念。当看到垃圾处理流程的展示,孩子们发出惊叹,实践队员们适时补充讲解,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让环保不再是抽象的词汇,而是可感知、可探究的城市运作环节。这沉浸式的参观体验,让社区托管的教育服务突破教室界限,在垃圾处理中心的实地场景里,为孩子们搭建起认知环保、参与生态实践的桥梁,也让实践队员们,在社区教育服务的创新形式中,探索出助力社区治理、传播环保理念的新路径。
互动: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参观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成为知识落地的关键。讲解员抛出垃圾分类问题,孩子们踊跃抢答,实践队员们在旁记录、引导,为孩子们的积极思考点赞。在模拟垃圾投放体验区,队员们协助孩子们分辨不同垃圾类别,纠正投放错误,让“分类投放”从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这一个个互动瞬间,让环保知识真正融入孩子们的认知体系。实践队员们意识到,社区教育服务的活力,就藏在这样的实践互动里。实践队员们不仅是参观活动的协助者,更是环保知识传递的“第二课堂”老师,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加深对环保理念的理解,也见证着社区教育服务与社会实践融合的力量。通过这次参观,社区儿童对垃圾处理、环境保护有了直观认知,未来也更可能成为社区环保行动的小使者,而实践队员们,在这知识与实践融合的过程中,为社区治理的生态教育板块,注入了青春动能,推动社区在环保理念传播、居民生态意识提升方面,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感悟:环保实践中的成长担当
参观结束,返程路上,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环保新发现,实践队员们的内心也满是触动。实践队员们看到孩子们从对垃圾处理懵懂无知,到能清晰讲述分类知识、表达环保决心,深刻感受到社区教育服务与社会实践结合的魅力。作为实践队员,自己不仅助力了一次参观活动,更参与到社区环保理念传播、生态意识培育的系统工程中。
在社区治理与教育服务融合的大背景下,这次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参观,让实践队员们明白,青春力量可以在环保教育的细微处发光发热。未来,实践队员们将继续以社区托管志愿服务为依托,探索更多元的教育实践形式,将环保、文化、安全等知识,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传递给社区儿童,让社区教育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活力引擎”,用青春担当续写社区治理与教育服务融合的新篇章,让“青芒”实践队的光芒,照亮社区生态教育、文明建设的道路,助力社区向着“零碳、精致”的愿景稳步前行,让环保理念真正在社区落地生根,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推动社区治理在生态维度实现质的提升。
这场垃圾回收处理中心的参观之旅,于社区托管儿童是环保认知的启蒙,于实践队员是社区教育服务创新的探索,更于社区治理是生态理念传播的重要一步。在“青芒”实践队的助力下,社区教育服务与环保实践深度融合,正为社区治理描绘一幅充满绿色希望与青春活力的画卷,待时光铺展,终将收获生态美好、社区和谐的丰硕成果。
编辑:金渝涓
初审:董经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进社区,红色精神续传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