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近距离感受王尽美烈士的革命情怀与崇高精神。7月21日,幸运飞艇 “史迹承魂,韶华拓路”社会实践队组织了一次参观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活动。
王尽美烈士纪念馆坐落于一片绿树环绕的区域,远远望去,灰色的建筑庄严肃穆,仿佛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峥嵘岁月。走进纪念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王尽美烈士的雕像。雕像中的他,身着长衫,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在憧憬着革命胜利的曙光,又像是在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
踏入馆内,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大厅的墙壁上悬挂着 “王尽美烈士生平事迹展” 的巨大横幅,下方是简洁的前言介绍,简要概述了王尽美烈士的一生。馆内的灯光较为昏暗,更增添了几分庄重与肃穆,让实践队员们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也更能沉下心来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开始了对王尽美烈士革命历程的探寻。第一展区主要介绍了王尽美的早年经历。他出生于山东省莒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便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展区内陈列着他童年时期用过的一些物品,如破旧的书包、简陋的文具等,这些物品虽不起眼,却见证了他贫寒却又充满求知欲的童年。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他早早就立下了改变社会、拯救民众于水火的远大志向。
随着脚步的移动,实践队员们来到了第二展区,这里展现了王尽美投身革命的历程。1918 年,王尽美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学校里,他接触到了新文化、新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让他找到了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展区内的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他与进步学生组织活动、探讨革命真理的场景。其中一张他与其他进步青年在济南大明湖畔聚会的照片,让实践队员们仿佛看到了他们为了共同的理想而激情澎湃的样子。
第三展区重点展示了王尽美在工人运动中的贡献。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之一,积极组织和领导了多次工人罢工运动。展区内陈列着当年工人运动的传单、标语以及王尽美为工人运动起草的文件手稿。这些珍贵的文物,让实践队员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当时工人运动的轰轰烈烈,也看到了王尽美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奔走呼号的身影。他深入工厂车间,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向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唤醒他们的阶级意识,让工人们认识到团结起来的力量。
第四展区讲述了王尽美在党的创建和早期活动中的重要作用。1921 年,王尽美作为山东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展区内复原了中共一大的会议场景,虽然只是模型,但实践队员们依然能感受到当时会议的紧张与庄重。此后,他回到山东,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为山东地区的革命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参观过程中,王尽美烈士的一些话语让实践队员们印象深刻。“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这是他在革命生涯中写下的诗句,也是他革命理想的生动体现。他将自己的名字由 “王瑞俊” 改为 “王尽美”,就是立志要为实现 “尽善尽美” 的社会而奋斗。这种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实践队员们。
王尽美烈士在革命斗争中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即使在革命处于低潮、环境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他也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展区内一封他写给战友的信中提到:“同志们,黑暗终究会过去,光明一定会到来。我们要坚信革命事业必然胜利,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要奋斗到底。” 这样的话语,充满了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也给了实践队员们极大的鼓舞。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在纪念馆的广场上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交流分享会。大家纷纷畅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通过这次参观,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烈的不易;有的同学表示,要以王尽美烈士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参观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们对王尽美烈士的革命事迹和崇高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是实践队员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实践队员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更应该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将王尽美烈士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编辑:张琪
初审:夏金金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传承民族精神,延续红色血脉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赴一场省博之约,品千载荆楚风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