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飞艇

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幸运飞艇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暑假社会实践】访伊春森林博物馆,悟抗战红色精神

发布日期:2025-08-18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5年,我们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席卷全球的正义之战中,中华民族以顽强不屈的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日战争作为其中浓墨重彩又满含悲壮的一章,承载着无数先烈的热血抛洒与不屈抗争。黑龙江省伊春市,坐拥小兴安岭广袤森林,在烽火岁月里,凭借独特地理优势,成为东北抗联战斗的重要战略阵地,留存下诸多珍贵且厚重的红色记忆。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森林博物馆中,静静陈列着抗战文物、史料,用无声的语言诉说这片土地的英雄过往。8月12日,幸运飞艇 “薪火传校史”实践队肩负着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使命,踏入这座博物馆,开启探寻抗战记忆、传承红色精神的实践之旅,在回溯往昔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力量。

踏入展馆:触摸抗战历史脉络

当实践队员们迈进伊春森林博物馆,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实践队员们的目光率先聚焦在“伊春森林里的抗日斗争”核心展区,泛黄的老照片、带着岁月痕迹的文物,如同打开了时光的闸门,将那段热血历史缓缓铺陈。墙上“伊春抗联密营分布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与标注,勾勒出当年抗联战士依托森林建立战斗据点的网络,仿佛能看见战士们穿梭于林海,为抗日事业奔忙的身影。

展板上,抗联战士的旧照格外醒目,他们身着破旧棉衣,脸庞上却透着坚定与无畏,那眼神似能穿透岁月,诉说着抗争的决心。“红砬子”遗址的照片,将抗联战斗、生活的场景真实还原——陡峭山壁下,简陋的居住营地,摆放着粗糙的石制工具与自制武器。实践队员们听讲解员缓缓讲述,抗联战士如何在寒冬腊月,以山洞为家,靠篝火取暖,啃食树皮充饥,却始终坚守抗日信念,与侵略者顽强周旋。那些看似普通的展品,实则是历史的拼图碎片,从抗联的生活用具到战斗武器,从百姓支援抗联的物资凭证到记录战斗的文字资料,每一件、每一段,都在拼凑着伊春人民与抗联战士并肩作战的壮丽画面。实践队员们驻足凝视,倾听讲解,触摸着那段热血历史的温度,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在心底不断升腾。

聆听故事:解码抗联精神密码

除了静态展品,博物馆里的“故事课堂”,成为解码抗联精神的密钥。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战士们如何奇袭敌军据点,以少胜多。便面临敌人重兵围剿,将领们依旧沉着指挥,凭借对地形的熟悉,穿梭于森林间,让敌人摸不着踪迹。那一个个战斗细节,仿佛把实践队员们带回硝烟弥漫的战场,看到抗联战士们英勇冲锋的身姿。

实践队员们还了解到抗联女战士的故事,她们虽身为女子,却丝毫不惧艰险,既能像男战士一样战斗,又可以承担起救治伤员、传递情报的任务。在一次转移伤员的行动中,女战士们遭遇敌人追捕,为了保护伤员,她们故意暴露自己,引开敌人,在森林里与敌人周旋了整整一夜。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述,让抗联精神的内涵愈发清晰——那是家国大义面前,舍生忘死的担当;是困境之中,互助互救的温情;是无论遭遇多少磨难,都绝不屈服的钢铁意志。这些故事,让实践队员们领悟到这份精神跨越时代的价值。

交流传承:共探红色基因延续

为了探寻红色基因的传承密码,实践队员们积极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当地老人展开交流。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他们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努力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了解伊春抗战历史,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文物,亲手触摸历史的纹理。

实践队员们与当地老人交流时,他们眼含深情地回忆起祖辈的故事:曾祖冒着生命危险,为抗联战士送物资、传情报,那些口口相传的经历,成为家族最珍贵的红色记忆。老人感慨道,过去,红色故事靠家族传承;如今,博物馆成为重要阵地,能让更多后代铭记历史、汲取力量。交流中,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既需要博物馆这样的专业平台搭建桥梁,也需要社会大众接力传递,才能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永不停息。

此次伊春森林博物馆之行,像一把钥匙,为实践队员们打开了理解抗联精神的大门。历史从未远去,80年前反法西斯战场上的浴血荣光,与曲阜师范大学六十余载的育人坚守,共同编织成照亮青年前行的精神火炬。作为新时代曲园人,我们必将带着这份精神传承,在学业与实践中续写属于这一代人的奋斗篇章。



编辑:张琪

初审:夏金金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赴二里头夏都博物馆:探寻黄...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探源守脉,薪火承韵”实践队探访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