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领悟国家根本大法的核心要义,以青年之声传递法治力量。使宪法知识更贴近群众、宪法精神更深入人心。探索宪法宣传的创新形式,助力解决公民法治素养提升的时代课题。春藤计划社会实践队于8月4日走进济南市长清区文昌山公园,开展了“青律筑梦明法理,宪法精神润心田”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细心介绍:权利与义务的“基本统帅束”。
宪法,是国家肌体的骨架,是公民权利的盾牌,更是全体国民共同意志的庄严宣示。它如精密织机上的经线与纬线,不动声色地编织着国家秩序、划定政府权力边界,更以最高权威为每一位公民撑起自由与尊严的穹顶。实践队员以生活化的语言,将宪法比喻为“公民生活的基本说明书”与“国家运行的导航仪”。实践队成员手握《宪法》单行本,面向社区老人与儿童耐心解释:“爷爷奶奶,它保障咱的养老金按时发放;小朋友们,它守护着你们安心上学的权利。”抽象的条文在具体权利场景的映照下,逐渐化作居民眼中可感可触的守护力量。
以时为轴:与时俱进的法治足印。
宪法生命在于实施,其权威亦在时代演进中不断淬炼升华。实践队员以时间轴为纲,清晰勾勒出中国宪法从初创到臻于完善的壮阔历程。从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奠定人民主权基石,到1982年现行宪法确立改革开放法治保障;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庄严入宪,到历次修正案对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的及时吸纳——每一处修改,都如宪法长河中的关键航标,映照着国家前行与民生的脉搏共振。“1982年宪法的诞生,正是改革开放春雷初响之时,”实践队成员指着精心制作的历史展板,“它如同为巨轮校准航向,护航中国驶向复
兴深蓝。”
心得分享,心火相聚。
宣讲尾声,实践队精心组织了“我与宪法”微型心得分享会。一位经营小超市的个体户动情发言:“以前觉得法律是‘管人’的,今天才明白宪法更是‘护人’的!它保证我的小生意不被乱摊派,这后盾比啥都踏实。”社区工作者阿姨则从实践角度思考:“调解邻里纠纷时,宪法平等原则就是我的底气。以后更要依法办事,把服务送到居民心坎上。”童声亦在会场响起:“哥哥姐姐,宪法是不是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保护好人,管住坏蛋呀?”稚嫩比喻引发满堂笑声,法治的种子悄然播撒。
此次实践,不仅让“纸上的宪法”化为群众“心中的信仰”,更在双向奔赴的交流中深化了队员对宪法生命力的理解。当法治精神从文本走向街巷阡陌,融入柴米油盐,宪法才能真正成为全体国民共同书写并守护的生活诗篇。春藤计划社会实践队将继续奔赴更多基层角落,让宪法的光,照亮每一处向往公平正义的心田。
编辑:荆煜淇
初审:闫浩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进社区:擦亮文化展板,传承...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赤子拳拳祭英烈,青春熠熠续华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