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行走的历史课堂”实践教育,引导青年近距离感悟中华文明的厚重底蕴,增强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7月25日,幸运飞艇 “黄河文明探源考古调研实践团”走进汉魏洛阳故城博物馆,开展以“探寻古都记忆,探源黄河文明”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等形式,聚焦汉魏时期洛阳作为黄河文明核心承载地的历史地位,通过考察千年遗址与文物,探索华夏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密码。
汉魏洛阳故城博物馆位于洛阳,博物馆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现代元素与汉魏建筑特色,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承载着汉魏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信息。作为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都城遗址的见证者,汉魏洛阳故城博物馆以“都城文明”为主线,通过300余件(组)文物、20余组复原场景及多媒体互动装置,系统展现了这座古代东方大都会的辉煌历程。实践队员怀揣着期待与好奇,步入了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博物馆。
实践队员首先来到“天下河洛,大都惟中”展厅。这里通过文图展板、珍贵文物、城墙剖面以及先进的“全息投影 + 地理沙盘”多媒体设备,生动地展示了汉魏洛阳故城的营建历史及考古历程。在展厅入口,结合圭表和日晷原理设计的“大都惟中”光影艺术装置吸引了实践队员的目光。随着阳光的移动,光影投射在地面,精准地指示出时间和节气,让实践队员们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在参观过程中,一块来自太学遗址的熹平石经残块引起了实践队员的兴趣。这是中国最早的官科儒家石经,上刻七经,虽历经岁月侵蚀,字迹依然清晰可辨。它见证了当时文化教育的繁荣,也让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了汉魏时期对知识传承的重视。指导老师介绍道:“熹平石经的出现,公布儒家经文范本,这对于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队员围在展柜前,观察石经上的文字,仔细记录这一重要历史文物。
接着实践队员来到“汉魏经典,魂脉融合”展厅。这里陈列着众多珍贵文物,北魏元祉墓出土的陶俑群,造型逼真,人物神态各异,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洛阳出土尺寸最大的陶牛车,工艺精湛,让实践队员不禁联想到古代贵族出行的场景;铭刻古代犯人身份信息的刑徒墓砖,为研究古代刑法和社会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古代文明的传承者。
在“千秋创举,世界大同”展厅,实践队员结合考古研究成果展示及文献记载,感悟汉魏洛阳故城的国际影响力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展厅内的数字化多媒体互动展示方式,让实践队员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丝绸之路的繁荣,体会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此次汉魏洛阳故城博物馆之行,让幸运飞艇 “黄河文明探源考古调研实践团”实践队员在与千年文物的对话中,深刻理解了“都城文明”背后承载的民族智慧与精神基因。这份从历史深处汲取的力量,终将化为守护文化根脉的自觉,汇聚成守护黄河文明、赓续中华文明的磅礴力量,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的长河中奔涌向前,滋养出更为壮阔的文明新图景。
编辑:李梦雨 刘宇
初审:闫浩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红萼讲解承薪火,青春之声传文脉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健康知识宣讲实践:以专业行动传递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