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飞艇

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幸运飞艇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曲园学子深耕桃文化博物馆:以青春视角解码传承密码

发布日期:2025-07-12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文化传承路径,7月11日,“儒家文化齐鲁行”实践队走进肥城桃文化博物馆开展深度实践。队员们以解码、竞答、思辨等方式,深入探究桃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当代价值。此次实践,队员们从文化观察者转变为传承参与者,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注入青春视角。

解码:从老物件里读解时代回响

漫步展厅,“桃木雕刻”主题展柜是天然课堂。传统《福禄寿喜》挂屏与现代《山河盛景》摆件并置:前者纹样饱满、寓意直白,后者线条简约、暗藏山河轮廓;朱砂香囊的古典形制旁,桃木书签的流线设计格外惹眼。

玻璃展柜里的“孺子牛”“拓荒牛”雕刻,将目光引向时代命题。桃木棕的肌理中,牛的姿态刚劲有力,底座“三牛精神”的铭文与古老材质碰撞出火花。“老木料雕出新精神,这就是传承的破圈!”围绕展柜的讨论中,队员们达成共识:文化传承不是复刻标本,而是让古老载体成为时代精神的容器——如这些雕刻,在桃木纹路里生长出当代精神注解。

竞答:以知识碰撞激活传承思考

为了让参观收获更深刻,实践队在展厅里支起简易答题板,发起“桃文化快问快答”。题目全围绕当日参观见闻设计,简单直接却藏着巧思。 竞赛以小组抢答开展,刚参观完的队员们凭着记忆脱口而出:说到“福禄寿”,立刻指向展柜中央的挂屏;解释“阴刻”,有人直接用指甲在掌心模拟刻刀走势。

没有复杂规则,更像一场“参观记忆大验收”:实践队员们在知识竞赛中巩固了展品寓意、工艺名称、民俗渊源,连展柜角落的小标牌都被挖出来讨论。这场即兴竞赛,让参观的碎片记忆串成了线。

思辨:从文创破圈探索生长路径

文创展区的玻璃展柜前,实践队成员围绕展品展开热烈研讨。聚焦印有《桃花源记》插画的食品礼盒,有人指出“虽颇具美感,但互动性不足”;观察带有桃元素的祈福纹样书签时,另有实践队员建议“将纹样拆解为模块,供年轻人自主拼贴”。

围绕“传统符号如何实现年轻化表达”这一课题,实践队梳理出“文创升级路线图”:在符号解构化方面,提取“福禄寿”纹样的核心线条,重组为现代几何图案;功能场景化层面,推动桃木摆件从“桌面装饰”拓展为“文具收纳”功能;故事IP化领域,围绕“桃都传说”开发系列文创产品,使每件作品都承载一段神话故事。

更值得关注的是,博物馆构建的“文旅闭环”已逐步成型:春季通过桃花节聚拢人气,秋季以研学游深化文化体验,让桃文化从展柜延伸至田间地头,还催生了桃木雕刻体验工坊,实现了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构建了"展馆研学+文创开发+数字传播"的立体传承模式,同时探索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三条路径。这场实践告诉实践队员青春视角解码文化传承,需扎进历史深处溯源,在思维碰撞中深化,更要拥抱时代需求创新。

编辑:荆煜淇

初审:闫浩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参观成都博物馆,探寻非遗与文化传承密码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于无声处听惊雷—临淄烈士陵园的沉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