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增强对历史的敬畏与求知之心。7月10日,“薪火相传”实践队于走进了恩施抗战历史陈列馆,开启探寻恩施抗战历史之旅。
一、展馆内的历史回响:文物于影像中的抗战记忆
踏入恩施抗战历史陈列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实践队队员们认真参观馆内 “日寇侵华 全面抗战” 等主题展区,并对馆内展示的抗战历史图片、文字说明等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如万家岭战役、衡阳保卫战等战斗画面,了解抗战历史事件,学习先烈们抵御外敌的英勇事迹,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馆内陈列着诸多珍贵文物,锈迹斑驳的武器装备,曾是战士们捍卫祖国的利刃;破旧却规整的生活用品,见证着军民艰苦的生活;泛黄的书信文件,字里行间满是对家国的眷恋与对胜利的祈盼。这些文物虽无声,却生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大量黑白历史图片,全方位展现了恩施抗战画卷。激烈的战斗场景中,战士冲锋陷阵;后方支援画面里,民众踊跃参与。军队行军的坚毅、百姓募捐的赤诚,每一幅画面都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实践队员。
二、战略支点的形成:恩施的独特抗战地位
实践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逐步了解到在抗战时期,随着东部沿海地区沦陷,恩施因独特地理位置,成为大后方重要战略支点。这里不仅是湖北省政府临时驻地,还承担物资中转、军事防御等关键功能。众多机关、学校、工厂迁入,使恩施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全民抗战的力量:军民同心的奉献与关键战役
除此之外,实践队员们还了解到恩施民众积极投身抗战,众多青壮年踊跃参军,怀揣保家卫国之志,奔赴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前线。后方民众也全力支援,他们投身物资生产运输,为前线赶制军装、筹集粮食,还纷纷捐款捐物,尽己所能支持抗战。同时,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民族气节与抗战意识,为抗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一位实践队员满怀着对抗战历史的浓厚兴趣,不禁向讲解员提问,希望他能讲述一些真实的抗战故事。讲解员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鄂西会战:1943年,日军为打通长江上游航线、威胁重庆,并夺取中国军队的粮仓——洞庭湖地区,调集约10万兵力,向鄂西地区发起进攻。此时,恩施是湖北省政府和第六战区司令部所在地,是保卫重庆的重要屏障,战略地位关键。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在恩施龙洞主席官邸指挥了鄂西会战,此次会战凭借险要的地势以及士兵们的顽强抵抗,歼敌2.3万余人,挫败了日军西进的企图,让中国的抗战从战略相持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听完这段历史,实践队员们都赞叹不已!
这段实践经历,让每一位实践队员收获满满,感慨万千。恩施在抗战历史中地位独特,贡献重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抗战文化的蓬勃发展,彰显了恩施人民的不屈精神与爱国情怀。这不仅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更是传承抗战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财富。
通过这次实践,实践队员们认识到了应将抗战精神融入学习生活,以先辈为榜样,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同时,积极宣传地方抗战历史,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编辑:李梦雨
初审:闫浩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下一条:幸运飞艇 开展2024-2025学年“党团同心铸忠诚,重温誓词践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