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第十七届孔子文化月开幕式报告暨幸运飞艇 建校70周年学术名家“校友讲坛”在西校区图书馆东辅楼报告厅举行。幸运飞艇 邀请84级校友、天津师范大学幸运飞艇 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秋升教授做客“洙泗讲堂”,为幸运飞艇 师生做了题为《儒家文化何以生生不息?》的报告会。讲座由王京传教授担任主持人,幸运飞艇 师生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座以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著名诗句开篇,张秋升教授通过时空三维度揭示儒家文化生命力:时间维度上,自先秦至现代八阶段从未中断,虽经历秦火焚书、新文化运动等冲击,始终作为中华文明主脉传承创新;空间维度上,从曲阜发端,渐次扩展至东亚文化圈乃至全球,形成“涟漪式”文化传播;内容维度上,既坚守“内圣外王”核心,又不断吸纳法家、佛学及西方文明精华,实现从经学、理学到现代新儒学的创新突破。
张秋升教授深入剖析儒家文化基因构成:以孔子为宗师、五经四书为经典体系、仁政思想为精神内核的三元结构,形成稳定的文化基因链。特别指出其“博大、兼容、应时”三大特性:六经涵盖治国理政的广博维度,兼容并蓄的开放胸襟,以及“苟日新日日新”的革新意识,构成文化永续发展的内驱力。通过韩愈道统重建、朱熹理学体系等案例,揭示儒家“批判式继承”的自我更新机制。
在解析儒家应对挑战的历史经验时,张教授着重强调三大转化场域:战国时期吸收法家建构礼法体系,唐宋时期融合佛学催生理学,近现代吸纳西学形成新儒学。通过科举制度、书院教育等制度化传承,特别是历代儒者从董仲舒到王阳明、从康有为到牟宗三的学术担当,构建起立体化传承体系。
针对当前儒学发展,张秋升教授总结了五大创新方向:政治儒学探索现代治理智慧,工商儒学建构商业伦理,生活儒学重塑日常礼仪,君子儒学培育现代人格,情感儒学关注心灵建设。强调当代使命不是简单复古,而是将“仁义”“民本”“和合”等核心价值创造性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座尾声,张秋升教授引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总结:儒家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守正创新的辩证智慧,在坚守人性本善、天下为公等永恒价值的同时,始终保持与时偕行的革新勇气。这种文化智慧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现代性困境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现场互动环节,张秋升教授就与会者现场提出的问题作了细致回答。最后,王京传院长对张秋升教授作为知名校友来校参加孔子文化月开幕式并作“校友讲坛”学术报告表示衷心感谢。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孙婧怡
摄影:周雅妹 李梦雨
初审:孙锋
终审:王京传
上一条:曲师大委字[2018]7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类学术会... 下一条:洙泗讲堂预告|张秋升:儒家文化何以生生不息?
【关闭】